幼师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师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师说课稿1一、说教材
幼儿园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倡导的是让幼儿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大班科学活动《苍蝇和蚊子》这一活动,大班孩子对初浅的科普知识非常的感兴趣,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观察对蚂蚁、蜗牛等昆虫,而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昆虫类知识,对昆虫的基本特征已有大概的了解。因此在看到课时目标“苍蝇和蚊子”,结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将活动内容定位于大班科学活动,重在使幼儿在学习自然万物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是活动内容的归宿,对整个活动具有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出发,制定了以下具体目标:
1、认识苍蝇和蚊子的特征,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本目标是属于认知方面的,因为大班幼儿能比较细致的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且也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我将这条目标放在目标(1),将认识苍蝇和蚊子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2、归纳苍蝇和蚊子属于昆虫,并能大胆表述探究过程。
本目标是从能力方面来说的,因为新〈纲要〉中对科学活动的目标就顶为于鼓励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3、初步了解食物链,增强生态意识。
本目标是从情感方面来说的,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引导他们初步感知。
三、说教学准备
依据目标,我为本次活动提供了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
知识准备:事先已经观察了一部分昆虫。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幅一个小朋友正捂着肚子大汗淋漓的,边上放了一桌的菜;第二幅一个小朋友满脸都是包,还用手不停的抓,说痒;第三幅苍蝇的各部分解说图;第四幅蚊子的各部分解说图;第五幅苍蝇和蚊子的区别)
四、说教学流程
观图激趣,质疑引入——观察探索,解决问题——比较讨论,加深认识——拓展知识、活动延伸。
五、说教学过程
1、观图激趣,质疑引入
教师首先出示的“一个小朋友正捂着肚子大汗淋漓的,边上放了一桌的菜”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幼儿思索为什么这个小朋友会有这样的反映呢?哦,原来他是吃了被苍蝇叮过的菜了。接着教师出示第二幅“一个小朋友满脸都是包,还用手不停的抓,说痒”,这又是怎么了?原来他是被蚊子咬了。下面就让我们仔细来观察苍蝇和蚊子吧!本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直观的多媒体画面,结合教师的解说,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使幼儿产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学习活动作辅垫。
2、观察探索,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分三个部分:
(1)教师点击课件,演示操作过程,了解苍蝇的特点。
苍蝇的身体、翅膀、眼睛、足等分别是怎么样的?
(2)第二部分:教师点击课件,演示操作过程,了解蚊子的特点。
蚊子的身体、翅膀、嘴巴、食性等是怎么样的?
(3)第三部分:比较
a、学生讨论
b、教师点击课件,显示苍蝇和蚊子异同。
c、知道苍蝇和蚊子也是属于昆虫。
3、拓展知识、活动延伸
原来苍蝇和蚊子都是害虫,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喜欢吃苍蝇和蚊子吗?初步了解事物链的关系。
六、本次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将平时虽然熟悉的苍蝇和蚊子,但是概念比较模糊的这两种昆虫的形象更加的具体直观,幼儿的大胆讲述探索过程需要借助媒介,也就是“拐杖”,这里的媒介就是多媒体课件,正是这一支架,帮助幼儿在观察、讲述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幼师说课稿2一、说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而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舞蹈教育,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背景下与其它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打破原来的“言传身授”的古老教育模式,使舞蹈教育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幼师教科书—舞蹈》全一册当中的中国民间舞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有汉族的东北秧歌、云南花灯、藏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傣族舞蹈等,前面的内容我均在上几个学期上过,那么这次我安排的是傣族。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是五十六个民族当中的一员,傣族人民主要居住在瑞丽、西双版纳等地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许多动作多为动物的模拟与美化,头、肩膀、腰身、胯、所形成的弧线,俗称“三道弯”,舞蹈造型具有“雕塑性”,它那优美的舞姿,把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
2、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傣族舞的体态风格,并且灵活运用傣族的各种手形手位。
3、教学目标:
⑴通过傣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傣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⑵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舞蹈表演的能力。
⑶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动作融会贯通,学会简单的创编。
⑷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4、教学重点: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不仅仅只是做做动作而已,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民族的风格特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对傣族舞基本动作的教授上,因为学生做动作往往是单纯的模仿,有时候还模仿的不像,再加上这节课的内容较多,要力求使他们把动作掌握好,是这节课的重点。
5、教学难点:这节课的难点就是要求学生们创编。这些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舞蹈基础,创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再加上她们都是幼师生,将来很有可能走上教学岗位,所以学会基本的舞蹈的创编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基本技能。
三、说教法
为了学生能够更准确的抓住傣族舞的风格特点,攻克舞蹈的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操用了以下的方法:
1、视觉图像法:首先傣族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等对于我们这些汉族的孩子来说不那么了解,为了学生能更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我先拿出了一幅具有傣族特色的印染布,上面是一个婀娜的挑担的傣族姑娘, ……此处隐藏7608个字……的教学设计。
二、根椐上述分析,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是,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掌握染纸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创作一幅剪染纸贴粘画;
2、能力目标:在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学习中加深对幼教工作的热爱。
三、说一说重、难点的确定:
本课是一门技能课,重点是学习剪染纸的染纸方法。方法是通向技能的便捷之路,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染纸的方法格外重要。
难点是配色。授课对象是幼师一年级学生,由于学生色彩知识匮乏,染纸时的色彩搭配对其来说是一个难点。
四、说本课的教学方法和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欣赏法为主。
为了使教学生动、直观,本课全程以课件辅助教学;教师课前制做了六幅剪染纸粘贴画,供学生在练习时观摩参考;学生课前准备了题材各异的剪纸,以备本课染纸之用。
五、谈谈教学过程的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遵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本课设计如下:总体上分四个环节————导入、讲授、巩固练习、总结作业。我着重谈前三点:
(一)、首先是导入:
我利用课件,选取了六幅制作精美、色彩艳丽的剪染纸作品,配上优美而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剪染纸作品的魅力,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出本课课题。
(二)、在第二个教学环节讲授中,
1、首先,遵循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分析剪染纸作品,总结出剪染纸的色彩特点:艳丽、醒目、水色交融。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接着,围绕这个特点,引出染纸方法是:“配色、染色、加水”。这是本课的重点。
其中“配色”是难点。于是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配色知识的讲解。我利用课件展示、色环讲解的方式,来说明色彩搭配规律;又利用作品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将学到的配色知识得以应用。这样的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化解了学生配色的困难。
在讲解“染色”和“加水”这两个方法时,我采用讲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里遵循了直观性的教学原则,使教学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
在本课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方设法破难点,不遗余力做示范”,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巩固练习
在接下来的两个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上节课的剪纸,根据刚才学到的染纸方法来做染纸练习。
练习1:是一个基础练习,检验学生对本课染纸方法的掌握情况,出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为练习2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练习2:是一个拔高练习。遵循了“双主”原则,教师起点拨的作用,利用讲解和欣赏教师示范作品相结合的方法,抛砖引玉,打开学生的创作思路。学生则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每组自选题材,创作一幅剪染纸粘贴画。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接下来是各小组的作品展示、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教师以小组成绩作为每个学生当堂课的学习成绩。教师的评价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位台湾的教育家说过:“如果你有一桶水,你要指引给孩子一条河”!在这样一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并没有仅仅满足只教会学生掌握染纸的技能,而是使他们能利用这种简单的技能,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剪染纸粘贴画。从而,使知识得以延伸,使学生能力得到培养,满足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习需要。
本课经过这样教学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幼师说课稿9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藏族民间舞《高原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间舞是幼师专业学生的重点学习内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古国,各民族民间舞是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源泉,而藏族民间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纯朴,健壮,粗犷,豪放的特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舞蹈《高原红》难度较大,是为学生参加技能考试而选的内容。
2、教学目标
我们幼师班学生,基础较弱,又面临着技能考试。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a、通过藏族舞《高原红》的教学,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藏族舞蹈的风格,舞步,造型,动作韵律特点等。
b、扩大丰富学生的眼界及知识,广泛积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表演舞蹈的能力。
c、培养、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舞蹈《高原红》分为2课时进行授新,本次课是第2课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重点掌握第二部分的动律特点及风格,难点在于把握膝部有连续不断的曲伸和退踏步的衔接。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及舞蹈专业的特点,采用面对面示范,直接面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相结合的动作训练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动作的要领,解决动作规范问题。教学中教师注意让学生多提问、多观察、多动脑、多练习,教师多鼓励、多引导、多帮助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克服传统的一味“传授式”“训练式”的教法。根据教学内容、目的、方式、时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法。如示范、讲解、比喻、对比、启发、讨论、提问、练习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特别强调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对学习领悟慢的学生要及时的给以帮助和肯定。
2、在教学中学生以“动”为主,充分感知肢体的感觉,在练习中通过观察、模仿、对比、思考、提问、帮助等方法领悟知识技能要点。特别是难点,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做动作,正确评价学生的问题,尤其让差生多锻炼,多给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及时纠正表扬,共同进步。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
1、复习引入
a、首先让学生集体随乐练习《高原红》第一部分
b、让学生们谈谈:经过第一部分练习,你对藏族舞蹈有了哪些了解?(这一环节主要检查学生在课后对第一部分内容的掌握情况)
c、对学生舞蹈蹈反馈中出现的易错动作进行强调分析,并让学生进行完整的练习
2、授新
在这教学环节中
a、采用示范——讲解——模仿——练习的程序,
首先教师用情境教学法,使用水袖示范《高原红》第二部分,让学生体会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激起学生对第二部分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环节教师把舞蹈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仔细观察,记住这些动作的空间位置,让学生对第二部分舞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随后教师把这些动作进行分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动作深入人心;(这一环节教师要用慢动作讲解的方法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以退踏步讲解为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