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18 19:55:20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课堂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该解决的问题应该就是结合了学段特征与单元特征的体系知识。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以朗读带动起整堂课的学习理解。通过组织多次朗读(感读-思读-悟读),每次朗读都有具体要求,每次要求均各不相同,力求步步深入。

2、侧重于整体感知课文内涵,力求从文本走向能力、走向生活。

3、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要想学生生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并且不拘泥于课文本身,把目光投注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谢父母,懂得感恩父母。

【学习目标】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细致深入地体味和感受亲情之爱,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学习重点】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传统做法):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初步熟悉课文,并参考有关资料作“旁注”。

2、下发背景材料《母爱是一部书》

材料作业题: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当作献给你母亲的礼物吧!

(设计意图:每一个人的母亲都是一部书,让学生在了解冰心母亲的同时盘点自己的母亲令己感动的点点滴滴,也为阅读冰心的其它作品作情感铺垫。)

【教学过程/一课时】

一、导入(引读)

1、导入

师设问:会背《游子吟》这首诗吗?

生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整句翻译: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导语: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是又一曲儿女发自肺腑的心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作家冰心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

2、出示学习目标(传统做法)(把三大目标分解为三大任务)。

二、读与感

设计意图:

初读全文--上课之初就让学生读起来,让学生感受“荷叶母亲”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表达意图。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并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步朗读,粗略地领会课文大意,读准字音,文句读得比较流畅。采用学生自由朗读的形式,教师观察,掌握、分析朗读情况。

进程预设:

1、检查预习(传统做法/小组长课前检查):

(1)字词积累(生字词音义的标注);

(2)冰心材料;

(3)“散文诗”知识;

(4)初步熟悉课文内容(尝试把“旁析”附于文本中,目的是为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提供方便)。

2、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用开放性问题):

读后,我觉得这是一篇 的散文诗。

(2)要求:带着问题初步朗读,粗略地领会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畅文句。

3、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问题;

4、学生说初读感受;

5、齐读。

三、读与思

设计意图:

品读“风雨中四看红莲”部分--读读思思,理解作者的用笔之妙和构思之巧,加深对“荷叶母亲”的形象、课文中的情感和作者的表达意图的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要求,并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深情地朗读,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体会作者逐渐上扬的感情,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大意。采用分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作朗诵表演等形式。

进程预设:

1、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用圈点勾画法圈出“风雨中几看红莲”部分表示当时环境、红莲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句;

(2)要求:带着问题深情地朗读,体会作者逐渐上扬的感情,较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2、老师范读,学生圈点勾画。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 四写看红莲 (学生圈点勾画)。

3、提问题后让学生分小组朗读(设计意图:分小组朗读,可用四小组,每小组分别读一部分。通过分小组朗读,力求体现作者不同的心绪并抓住表明作者情绪的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内涵)。

4、思考问题

(1)“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我”为什么感动?找出使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学生代表作朗诵表演)。

示例1:“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示例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明确: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结合材料《母爱是一部书》)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5、学生回答问题。(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更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呢?)

四、读与悟

设计意图:

悟读最后自然段--教师不讲析,让学生多讲,巧妙设计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学会感恩从感谢母亲开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感恩母亲的心声表达出来。并在朗读和活动中达到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进程预设:

1、教师提示问题和要求:

(1)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此处隐藏20375个字……p>“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此刻的感受

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她用伟大的母爱延续着对孩子生命的继续

无数的人为此刻落泪不止

我们被简短的一句话

而深深地、深深地震撼着 感动着

泪水满眶 心感伤

孩子 你是幸运的

“你既然活下来了,就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温总理的话语是说给你 也是说给地震中活下来的人们

记住 亲爱的孩子

你一定要好好的活着 坚强的活着

当你懂得讲话时

我希望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生活,细致深入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借朗读传情,活现作品情感。朗读形式多样,个体大声朗读,学生示范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听读磁带等。

2、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分成八个小组

教学设计

一、课前展示(8——10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主持人出题,每组派代表展示作者简介,重点字的注音,重点词语的解释。

学生展示:

作者: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字词:并蒂瑞 菡萏(hàndàn)徘徊(páihuái)欹(qī)斜

荫蔽:遮蔽。

2、其他学生回答主持人出的口答题(上节课的内容和本节课的词语解释)

3、主持人总结活动。

4、教师小结课前展示环节:看来同学们回去都做好了预习,表现的很好,希望能够再接再厉。

5、导入新课:

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去倾听这首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母亲为了子女“黑发泛起了白霜”,“腰身倦的不再挺拔”。是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一千古绝唱道出了母爱的真谛。

母爱是线,编织着我们的梦想;

母爱如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母爱似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然而,冰心笔下的《荷叶母亲》又能悟出母爱是什么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6、出示目标。

二、小组研讨(10——15分钟)——深入感知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竞争意识。

1、播放录音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速度,字音和感情。

2、教师指名朗读,学生练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简单评价。

3、小组研讨下列问题: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主要写什么情景?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请找出变化过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环境

红莲

心境

(2)、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3)、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并说一说这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并深入研讨这句话,进一步讨论下列问题:

a。“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b。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c。这一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d、看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圈点,标记,教师巡视。

派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师适当点评。导入下一步。

三、达标训练(10——15分钟)——检测学生学习成果

a)文章的题目叫“荷叶母亲”那么荷叶和母亲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的联系?

学生畅所欲言,师小结: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b)荷叶护红莲不求些许回报,母亲养育子女不存半点私心,这就是人间最纯洁最美丽的真爱。那么,我们的母亲又是怎么关心我们,爱护我们的呢?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师简单评价。

c)母亲为了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应该唱响对母亲的赞歌呢?我们又想对母亲说点什么,做点什么呢?大家可以参考以下选项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A 吟一吟:如果你爱好吟诗,可以吟诵与本文内容、情感相关的诗歌。

B 唱一唱:如果你热衷歌唱,可以唱一首与文章情感类似的歌曲

C 写一写:如果你擅长写作,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表达对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是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收烈日无情的炙烤

学生完成,教师适当点拨,评价。

教师小结:本文通过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表现了温馨感人的母亲。

4、检测题: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该次。

(hàndàn) (qī) 斜

(2)、填空:

《荷叶母亲》借——赞美——,运用了————————的写法,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之情

四、完成作业(5——10分钟)——总结,巩固学生学习成果

1、总结:让我们感受父爱,承载母爱幸福地成长。感恩父母!回报父母!但愿有一天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祖国辽阔的蓝天时,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

2、作业:

(1)、回家为母亲做一件事,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继续搜集表达母爱的诗文,回来给大家朗诵。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达母爱的诗篇。

(4)、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节的空缺内容使之雨一、三两节保持连贯。

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五、板书设计: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烦 闷

雨打红莲 不适意

荷叶遮蔽 红莲 不宁的心绪散尽

象 征

母亲无私爱护子女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